左傳_昭公昭公二年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左傳》——「左傳·昭公昭公二年」原文
二年春季,晉平公派韓宣子來魯國聘問,同時(shí)報(bào)告他掌握國政,因此來進(jìn)見,這是合于禮的。韓宣子在太史那里觀看書籍,看到《易》、《像》和《魯春秋》,說:“《周禮》都在魯國了,我現(xiàn)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和周朝的所以能成就王業(yè)的緣故了。”昭公設(shè)享禮招待他,季武子賦《綿》的最后一章。韓宣子賦《角弓》這首詩。季武子參拜說:“謹(jǐn)敢拜謝您彌補(bǔ)敝邑,寡君有了希望了?!奔疚渥淤x了《節(jié)》的最后一章。享禮完畢,在季武子家里飲宴。有一棵好樹,韓宣子贊美它。季武子說:“宿豈敢不培植這棵樹,以不忘記《角弓》?!本唾x了《甘棠》這首詩。韓宣子說:“起不敢當(dāng),趕不上召公。”
韓宣子于是就到齊國奉獻(xiàn)財(cái)禮。進(jìn)見子雅。子雅召見子旗,讓他拜見韓宣子。韓宣子說:“這不是保住家族的大夫,不像個(gè)臣子?!边M(jìn)見子尾。子尾讓彊拜見韓宣子。韓宣子對他的評(píng)價(jià)像對子旗的一樣,大夫大多譏笑他,只有晏子相信他,說:“韓先生是個(gè)君子。君子有誠心,他是很了解的?!表n宣子從齊國到衛(wèi)國聘問。衛(wèi)襄公設(shè)享禮招待他。北宮文子賦《淇澳》這首詩,韓宣子賦《木瓜》這首詩。
夏季,四月,韓須到齊國迎接齊女少姜。齊國的陳無宇送少姜,把她送到晉國。晉平公寵愛少姜,晉平公稱她為少齊。認(rèn)為陳無宇不是卿,把他在中都抓了起來。少姜為他請求,說:“送親的人地位同于迎親的人。由于害怕大國,還有一些改變,因此才發(fā)生了混亂?!?/p>
叔弓到晉國聘問,這是為了回報(bào)韓宣子前來聘問的緣故。晉平公派人在郊外慰勞,叔弓辭謝說:“寡君派弓前來重修過去的友好,堅(jiān)持說‘你不能作為賓客’,只要把命令上達(dá)給執(zhí)事,敝邑就大有光彩了,豈敢煩勞郊使?請?jiān)试S辭謝?!闭埶≠e館,叔弓辭謝說:“寡君命令下臣前來重修過去的友好,友好結(jié)合,使命完成,這就是下臣的福祿了。豈敢住進(jìn)宏大的賓館!”叔向說:“子叔子懂得禮?。∥衣犝f:‘忠信是禮的容器,卑讓是禮的根本?!赞o不忘記國家,這是忠信。先國家后自己,這是卑讓?!对姟氛f:‘不要濫用威儀,以親近有德的人?!壬呀?jīng)接近賢德了。”
秋季,鄭國的公孫黑準(zhǔn)備發(fā)動(dòng)叛亂,想要去掉游氏而代替他的地位,由于舊傷發(fā)作,而沒有實(shí)現(xiàn)。駟氏和大夫們想要?dú)⑺拦珜O黑。子產(chǎn)正在邊境,聽說了這件事,害怕趕不到,乘坐了傳車到達(dá)。讓官吏歷數(shù)他的罪狀,說:“伯有那次動(dòng)亂,由于當(dāng)時(shí)正致力于事奉大國,因而沒有討伐你。你有禍亂之心不能滿足,國家對你不能容忍。專權(quán)而攻打伯有,這是你罪狀的第一條。兄弟爭奪妻子,這是你罪狀的第二條。薰隧的盟會(huì),你假托君位,這是你罪狀的第三條。有了死罪三條,怎么能夠容忍?你不快點(diǎn)去死,死刑就會(huì)到你的頭上。”公孫黑再拜叩頭,推托說:“我早晚就死,不要幫著上天來虐待我?!弊赢a(chǎn)說:“人誰不死!兇惡的人不得善終,這是天命。做了兇惡的事情,就是兇惡的人。不幫著上天,難道幫著兇惡的人?”公孫黑請求讓其子印擔(dān)任褚?guī)煹墓俾?。子產(chǎn)說:印如果有才能,國君將會(huì)任命他。如果沒有才能,將會(huì)早晚跟你去。你對自己的罪過不擔(dān)心,而又請求什么?不快點(diǎn)去死,司寇將要來到了?!逼咴鲁跻蝗眨珜O黑上吊死了。暴尸在周氏地方的要道上,把寫著罪狀的木頭放在尸體上。
晉國的少姜死了。魯昭公要到晉國去吊唁,到達(dá)黃河,晉平公派士文伯來辭謝,說:“不是正式的配偶,請您不必光臨?!闭压貒?,季孫宿就送去了少姜下葬的衣服。叔向?qū)x平公談?wù)撽悷o宇說:“他有什么罪?君王派公族大夫迎親,齊國派上大夫送親,還說不恭敬,君王的要求也太過分了。我國自己就不恭敬,反而把齊國的使者抓起來,君王的刑罰太偏了,怎么做盟主?而且少姜曾經(jīng)為他說過話的?!倍臼拢悷o宇回國。
十一月,鄭國的印段到晉國去吊唁。
【經(jīng)】二年春,晉侯使韓起來聘。夏,叔弓如晉。秋,鄭殺其大夫公孫黑。冬,公如晉,至河乃復(fù)。季孫宿如晉。
【傳】二年春,晉侯使韓宣子來聘,且告為政而來見,禮也。觀書于大史氏,見《易》《象》與《魯春秋》,曰:「周禮盡在魯矣。吾乃今知周公之德,與周之所以王也?!构碇?。季武子賦《綿》之卒章。韓子賦《角弓》。季武子拜,曰:「敢拜子之彌縫敝邑,寡君有望矣。」武子賦《節(jié)》之卒章。既享,宴于季氏,有嘉樹焉,宣子譽(yù)之。武子曰:「宿敢不封殖此樹,以無忘《角弓》?!顾熨x《甘棠》。宣子曰:「起不堪也,無以及召公?!?
宣子遂如齊納幣。見子雅。子雅召子旗,使見宣子。宣子曰:「非保家之主也,不臣?!挂娮游?。子尾見強(qiáng),宣子謂之如子旗。大夫多笑之,唯晏子信之,曰:「夫子,君子也。君子有信,其有以知之矣?!棺札R聘于衛(wèi)。衛(wèi)侯享之,北宮文子賦《淇澳》。宣子賦《木瓜》。
夏四月,韓須如齊逆女。齊陳無宇送女,致少姜。少姜有寵于晉侯,晉侯謂之少齊。謂陳無宇非卿,執(zhí)諸中都。少姜為之請?jiān)唬骸杆蛷哪姘?,畏大國也,猶有所易,是以亂作。」
叔弓聘于晉,報(bào)宣子也。晉侯使郊勞。辭曰:「寡君使弓來繼舊好,固曰:『女無敢為賓!』徹命于執(zhí)事,敝邑弘矣。敢辱郊使?請辭。」致館。辭曰:「寡君命下臣來繼舊好,好合使成,臣之祿也。敢辱大館?」叔向曰:「子叔子知禮哉!吾聞之曰:『忠信,禮之器也。卑讓,禮之宗也。』辭不忘國,忠信也。先國后己,卑讓也?!对姟吩唬骸壕瓷魍x,以近有德?!环蜃咏乱印!?
秋,鄭公孫黑將作亂,欲去游氏而代其位,傷疾作而不果。駟氏與諸大夫欲殺之。子產(chǎn)在鄙,聞之,懼弗及,乘遽而至。使吏數(shù)之,曰:「伯有之亂,以大國之事,而未爾討也。爾有亂心,無厭,國不女堪。專伐伯有,而罪一也。昆弟爭室,而罪二也。薰隧之盟,女矯君位,而罪三也。有死罪三,何以堪之?不速死,大刑將至?!乖侔莼?,辭曰:「死在朝夕,無助天為虐?!棺赢a(chǎn)曰:「人誰不死?兇人不終,命也。作兇事,為兇人。不助天,其助兇人乎?」請以印為褚?guī)?。子產(chǎn)曰:「印也若才,君將任之。不才,將朝夕從女。女罪之不恤,而又何請焉?不速死,司寇將至。」七月壬寅,縊。尸諸周氏之衢,加木焉。
晉少姜卒。公如晉,及河。晉侯使士文伯來辭,曰:「非伉儷也。請君無辱!」公還,季孫宿遂致服焉。叔向言陳無宇于晉侯曰:「彼何罪?君使公族逆之,齊使上大夫送之。猶曰不共,君求以貪。國則不共,而執(zhí)其使。君刑已頗,何以為盟主?且少姜有辭?!苟?,陳無宇歸。
十一月,鄭印段如晉吊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(fèi)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(diǎn)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bangzui.cn/wenzhang/6155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(jì)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后百花殺
- 北斗七星高,哥舒夜帶刀
- 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
- 看風(fēng)流慷慨,談笑過殘年
- 過春風(fēng)十里盡薺麥青青
- 報(bào)道先生歸也,杏花春雨江南
- 渡口雙雙飛白鳥,煙裊,蘆花深處隱漁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