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傳_宣公宣公三年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左傳》——「左傳·宣公宣公三年」原文
三年春季,沒有舉行郊祭卻舉行望祭,這都不合于禮。望祭,是屬于郊祭的一種,不舉行郊祭,也不必舉行望祭了。晉成公發(fā)兵攻打鄭國,到達(dá)郔地。鄭國和晉國講和,士會(huì)到鄭國締結(jié)盟約。
楚莊王發(fā)兵攻打陸渾的戎人,到達(dá)雒水,在周朝的直轄地域陳兵示威。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莊王。楚莊王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如何。王孫滿回答說:“鼎的大小輕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。從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時(shí)候,把遠(yuǎn)方的東西畫成圖像,讓九州的長官進(jìn)貢銅器,鑄造九鼎并且把圖像鑄在鼎上,所有物像都具備在上面了,讓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。所以百姓進(jìn)入川澤山林,就不會(huì)碰上不利于自己的東西。螭魅魍魎這些鬼怪都不會(huì)遇上,因而能夠使上下和諧,以承受上天的福佑。夏桀昏亂,把鼎遷到了商朝,前后六百年。商紂暴虐,鼎又遷到了周朝,德行如果美善光明,鼎雖然小,也是重的。如果奸邪昏亂,鼎雖然大,也是輕的。上天賜福給明德的人,是有一定期限的。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郟鄏,占卜的結(jié)果是傳世三十代,享國七百年,這是上天所命令的。周朝的德行雖然衰微,天命并沒有改變。鼎的輕重,是不能詢問的?!?/p>
夏季,楚國人入侵鄭國,這是由于鄭國傾向晉國的緣故。
宋文公即位的第三年,殺了同胞弟弟須和昭公的兒子,這是出于武氏的謀劃。于是就讓戴公、桓公的族人在司馬子伯的客館里攻打武氏,把武公、穆公的族人全部驅(qū)趕出國。武公、穆公的族人用曹國的軍隊(duì)攻打宋國。秋季,宋國軍隊(duì)包圍曹國,以報(bào)復(fù)武氏的叛亂。
冬季,鄭穆公去世。當(dāng)初,鄭文公有一個(gè)賤妾名叫燕姞,夢見天使給她一支蘭花,說:“我是伯鯈。我,是你的祖先,把蘭作為你的兒子。因?yàn)樘m花的香味在全國數(shù)第一,佩帶著它,別人就會(huì)像愛它一樣地愛你。”不久以后,文公見到燕姞,給她一支蘭花而讓她侍寢。燕姞告訴文公說:“我的地位低賤,僥幸懷了孩子。如果別人不相信,敢請把蘭花用來作為信物。”文公說:“好?!鄙四鹿∶刑m。
鄭文公奸淫了鄭子的妃子叫做陳媯的,生了子華、子臧。子臧得了罪而離開了鄭國。鄭文公將子華誘騙到南里并殺死了他,又派壞人把子臧殺死在陳、宋兩國之間。又在江國娶妻,生了公子士。公子士到楚國朝見,楚國人給他喝了毒酒,到葉地就死了。又在蘇國娶妻,生了子瑕、子俞彌。俞彌早死。泄駕討厭子瑕,鄭文公也討厭他,所以沒有立為太子。鄭文公趕走公子們,公子蘭逃亡到晉國,跟隨晉文公攻打鄭國。石癸說:“我聽說姬、姞兩姓適合于成為配偶,他們的子孫必定蕃衍。姞,就是吉人的意思,是后稷的嫡妻?,F(xiàn)在公子蘭是姞氏的外甥,上天或許要使他光大,必然會(huì)做國君,他的后代必然蕃盛。如果先接納他為國君,就可以保持他的寵信?!庇谑鞘锞秃涂讓I、侯宣多收納了公子蘭,在大宮里盟誓以后而立了公子蘭為國君,以此與晉國講和。
鄭穆公有病,說:“蘭花死了,我也許要死了吧!我是靠著它出生的?!备畹袅颂m花,鄭穆公就死了。
【經(jīng)】三年春王正月,郊牛之口傷,改卜牛。牛死,乃不郊。猶三望。葬匡王。楚子伐陸渾之戎。夏,楚人侵鄭。秋,赤狄侵齊。宋師圍曹。冬十月丙戌。鄭伯蘭卒。葬鄭穆公。
【傳】三年春,不郊而望,皆非禮也。望,郊之屬也。不郊亦無望,可也。
晉侯伐鄭,及郔。鄭及晉平,士會(huì)入盟。
楚子伐陸渾之戎,遂至于洛,觀兵于周疆。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。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。對曰:「在德不在鼎。昔夏之方有德也,遠(yuǎn)方圖物,貢金九牧,鑄鼎象物,百物而為之備,使民知神、奸。故民入川澤山林,不逢不若。螭魅罔兩,莫能逢之,用能協(xié)于上下以承天休。桀有昏德,鼎遷于商,載祀六百。商紂暴虐,鼎遷于周。德之休明,雖小,重也。其建回昏亂,雖大,輕也。天祚明德,有所底止。成王定鼎于郟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雖衰,天命未改,鼎之輕重,未可問也?!?/p>
夏,楚人侵鄭,鄭即晉故也。
宋文公即位三年,殺母弟須及昭公子。武氏之謀也,使戴、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馬子伯之館。盡逐武、穆之族。武、穆之族以曹師伐宋。秋,宋師圍曹,報(bào)武氏之亂也。
冬,鄭穆公卒。
初,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,夢天使與己蘭,曰:「余為伯鯈。余,而祖也,以是為而子。以蘭有國香,人服媚之如是?!辜榷墓娭c之蘭而御之。辭曰:「妾不才,幸而有子,將不信,敢征蘭乎。」公曰:「諾?!股鹿?,名之曰蘭。
文公報(bào)鄭子之妃,曰陳媯,生子華、子臧。子臧得罪而出。誘子華而殺之南里,使盜殺子臧于陳、宋之間。又娶于江,生公子士。朝于楚,楚人鴆之,及葉而死。又娶于蘇,生子瑕、子俞彌。俞彌早卒。泄駕惡瑕,文公亦惡之,故不立也。公逐群公子,公子蘭奔晉,從晉文公伐鄭。石癸曰:「吾聞姬、姞耦,其子孫必蕃。姞,吉人也,后稷之元妃也,今公子蘭,姞甥也。天或啟之,必將為君,其后必蕃,先納之可以亢寵?!古c孔將鋤、侯宣多納之,盟于大宮而立之。以與晉平。
穆公有疾,曰:「蘭死,吾其死乎,吾所以生也?!关滋m而卒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(fèi)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(diǎn)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bangzui.cn/wenzhang/5801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(jì)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山隨平野盡,江入大荒流
- 菊花何太苦,遭此兩重陽
- 云中亂拍祿山舞,風(fēng)過重巒下笑聲
- 昨夜斗回北,今朝歲起東
- 但憑闌無語,煙花三月春愁
- 月色穿簾風(fēng)入竹,倚屏雙黛愁時(shí)
- 翻空白鳥時(shí)時(shí)見,照水紅蕖細(xì)細(xì)香